中華基督教高等神學研究院

背景與處境

自1980年代至今,神學教育一直是中國大陸教會成長的主要推力之一。 近年來,中國教會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持續受到擠壓。 三年的疫情又重創眾多教會。 今天,中國教會進入了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對教會在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長期以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教會的神學教育嚴重依賴歐美,韓國和海外華人神學教育體系。 雖然造就了不少人才,但問題也頗多頗大,譬如脫離中國的實際,畢業生流失率高,回國后不適應,等等。 這種狀況至今沒有根本的改變。 近年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從北美到東亞的海外神學教育機構因著各種原因普遍狀態不佳,再加上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社會隔閡,已經難以承擔中國教會人才培育的重任,更遑論引領中國神學教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巨大挑戰。

因此,我們認為,中國神學教育教育的歷史重任已經歷史性地落在了中國大陸背景的信仰群體(包括散居海外者)的肩上。 中國教會必須興起,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在充分借鑒國際神學教育的同時,在異象中走出一條真正適合中國教會需要和處境的神學教育之路。 考慮中國教會當下的狀態和未來的需要,相關努力的開啟已經刻不容緩。

這個看見不僅僅是基於中國教會的實際需要,也是基於現實的可行性。 第一,一批出身大陸的資深神學教育工作者已經藉助海外,尤其是北美的神學教育平臺多年來參與和運作了一批中文神學項目,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第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神學人從海外取得了博士學位,但多數目前處於漂流狀態,缺少穩定的事奉平臺,更不用說還有為數可觀的在讀博士生了。 中國神學教育人才的累積既讓人欣喜,也令人憂心。 這批青年才俊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扶持,則流失的可能性是非常真實的; 第三,中國教會累積了一定的經濟實力。 因此,我們有把握說,中國教會主導開創自己的神學教育事業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

不尋常的時代和處境呼喚不尋常的回應。 我們認為,中國教會未來面對的挑戰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今後中國神學教育的模式也很可能再也無法依賴過往和輸入的神學教育模式,而必須有重大的創新和開拓。 我們充分意識到,這個歷史性的任務十分艱巨,充滿不確定性。 但我們已經沒有選擇,必須開始著手嘗試。 我們在此誠邀您加入我們,一同凝聚共識,集思廣益,承擔這一歷史重任。

我們的期待:

發展有中國深厚社會文化底蘊的華語神學(本土神學),服侍中國大陸及華語文化圈的教會,並影響所處的社會文化。

我們的目標:

1、 學術:為華語基督教學術提供研究平臺

2、 師資:為華語神學院提供高層級的師資儲備

3、 教會:為華語教會培養新一代學者型和領導型同工

設想與建議

雖然我們的異象巨集大、使命艱巨,但我們的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 從課程設置和組織形態的角度,這個異象如何具體實施和表現? 目前,這個問題沒有現成和既定的答案,是完全開放的。 也許,這是一個多階段,可控可調的多年過程? 也許,至少在初期,這個機構以「基督教思想研究院」的面貌出現,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神學院? 也許,此機構可以吸取過往傳統神學院的教訓,集中投資在人的身上,而非營造中心校園和硬體。 因此,可否考慮在北美,歐洲,甚至中國大陸設立幾個小而精的研究中心? 也許,這些中心可以與當地有影響力的神學院建立某種關係? 也許,此機構首先聚焦年輕神學人的聚集和培養,以博士後流動站開始,過渡到博士生的培養,再到神學碩士和道學碩士級別的專案? 也許,此事工雖然背靠和服務教會,但不排斥與學院派的基督教研究界之交往? 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處境下,這種交往十分關鍵。 在這類問題上,我們十分期待聽到您的意見。